作者:青灯融期策略
众所周知,王朝分两代。
半路夭折,然后另起炉灶。
那么另起炉灶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?
自然是修正族谱,让自己的继位显得名正言顺。
在大明崇祯帝自尽后,南明修正族谱,大拜祖先,而这个女人,连南明都不承认,她就是景泰帝的第二任皇后杭氏。
那是第二次做皇帝,重新上位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集结了军队五千人,在工部尚书的指挥下,直奔寿陵,然后一顿打砸毁坏,将这座陵寝夷为平地,至于陵寝里面的肃孝皇后皇室的坟茔,也不知所终。
什么仇,什么怨,为什么连坟墓都不放过?
要知道,十几年前的大明陵寝被瓦剌军队劫掠,就连敌人都只是劫掠了金银,而没有损毁陵寝,为什么反而是自己人,要毁了陵寝?
杭氏,是一个很坏的人吗?
也许,被损毁的不止是一座陵寝,还有杭氏的生平。
历史上,杭氏的籍贯,生辰,皆不可考据。
可是在别人有关的历史上,能隐隐看见杭氏的影子。
朱祁镇继位后,按照明朝的传统,朱祁钰这个郕王要去自己的藩地就藩。
可是朱祁镇就这么一个兄弟,哥俩感情好,怎么舍得,所以朱祁钰一直留在北京生活。
在此期间,朱祁镇突然匆忙的开始给朱祁钰选王妃,然后火速册封。
为什么这么着急?融期策略
因为朱祁钰的儿子出生了,这简直是丑闻。
生下朱祁钰长子朱见济的女子就是杭氏。
杭氏究竟是朱祁钰王府的丫鬟上位,还是民间的民女,亦或是靖难罪人之后,总之皆不可考据,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杭氏身份不高,甚至是不好,因为身份低微,所以即使是生了儿子,也没有任何的册封,连个侧妃都不是。
也是因为朱见济的出生,所以朱祁钰只能匆忙大婚,给儿子找一个身份高的嫡母,就是这样的情况下,汪氏进府成为王妃。
四年的时间里,朱祁钰再没有子嗣出生,可见朱祁钰并不喜欢这个被硬塞进来的汪氏。
至于四年后,土木堡之战,朱祁镇被俘虏,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,力挽狂澜。
朱祁钰打赢了北京保卫战,再回头才发现,自己这个皇帝,上面有一个被俘虏的太上皇哥哥朱祁镇,下面有一个三岁的皇太子大侄子。
说白了,朱祁钰就是给人白打工。
朱祁钰能干?
所以汪氏成了皇后,杭氏成了皇妃,亲妈吴氏成了皇太后,不就是占地方吗,谁不会?
朱祁钰自己也有儿子,儿子的亲妈是自己的心尖尖,所以太子之位的朱见深,必须废除。
朱祁钰想着和汪氏商量,怎么兵不血刃的废了朱见深,但是汪氏胳膊肘向外拐,说朱祁钰是打工人,以后皇位要留给朱见深。
这话朱祁钰听了能不生气?
朱祁钰不觉得汪氏一心为公,只是觉得汪氏不喜欢杭氏的儿子。
既然如此,废太子之前先废后。
朱祁钰不愧是朱瞻基的儿子融期策略,套路都是一样的。
说汪氏因为无子,自请废后,汪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这件事。
然后废了太子大侄子朱见深,扶正了自己儿子朱见济做太子,又因为太子,所以扶正太子的生母杭氏做皇后。
对于废后,大臣没说话,毕竟以前已经有过一遭了,一回生二回熟,大臣都习惯了。
但是废太子朱见深,大臣很不满意,只是拗不过朱祁钰,只能被迫答应。
只可惜,朱见济做了四年太子就早夭了。
四年后,大臣们报仇不晚,先是说太子都死了,太子他妈也别占着位置了,应该还给汪氏,太子之位也要还给朱见深。
甚至将大旱,都怪罪在杭氏的头上。
咱也不知道杭氏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,这么不得人心。
从零星的史料中,众人对杭氏真的是恶意满满。
三年后,整日思念儿子的杭氏病重离世。
不能否认,朱祁钰是喜欢杭氏的,给了她最好的身份和地位。
杭氏死后,朱祁钰开始大兴土木的建造寿陵,人员四万人。
为杭氏定下肃孝的谥号,将杭氏送进太庙。
甚至下诏天下,全民为皇后戴孝服丧。
做完这些,朱祁钰也开始重病。
然后趁着这个空挡,大臣迎朱祁镇再次登基,也不知道从太上皇变成皇帝,是升级还是降级?
朱祁镇上位的第一件事,就是毁了寿陵,而此时寿陵里面只埋葬了杭氏一人。
将杭氏从太庙里面挪了出来,废黜了朱祁钰为郕王,革除了杭氏的皇后封号。
等朱见深继位后,恢复了叔父朱祁钰的皇帝身份,至于杭氏,被朱见深遗忘了。
到了南明,尊称朱祁钰为孝景皇帝,废后汪氏为圣景皇后,至于杭氏,被遗忘了。
甚至到了大清时期,都无人为杭氏发声,无人承认她皇后的身份。
如果杭氏真的罪孽深重,那么她的史料何必被毁,朱祁镇为了报仇会大肆宣扬。
换言之,杭氏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人,只是走错了地方,进了皇家,葬了一生。
被遗忘的,不止是生前,还有身后名。
——《写乎》《作家荟》关于稿酬的启事:
1、2025年1月1日起,文章采用后,公众号最低阅读量≥200,稿酬5元;一个月内(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),在公众号阅读量≥500的,稿酬10元;阅读量≥1000的,稿酬15元;阅读量≥1500的,稿酬20元;阅读量≥2000以上的,稿酬30元。
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,5元以上者70%发放给作者,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,留作平台经费。
2、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。
3、要求原创首发作品,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。
4、《作家荟》(散文诗歌类)投稿邮箱:125926681@qq.com;《写乎》(历史文化类)投稿邮箱:499020910@qq.com
鸿岳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