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8月7日,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和驻韩美军共同发布声明,称2025年美韩“乙支自由护盾”将从8月18日开始,该演习一共将持续11天时间。 李在明的双面外交戏码 8月7日,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和驻韩美军突然宣布,代号为“乙支自由护盾”的大规模联合军演将于8月18日启动,持续11天。这个消息像一颗深水炸弹,在朝鲜半岛炸出千层浪。
毕竟就在半个月前,韩国总统李在明还在高调释放对朝友好信号:停止对朝广播、拆除边境扩音器、遣返漂流到韩国的朝鲜渔民,甚至任命了素有对朝鸽派之称的郑东泳为统一部长官。
最戏剧化的对比发生在8月4日至9日:韩国刚拆完20台对朝扩音设备,朝鲜立刻以牙还牙拆除了韩方一侧的设施。这场“拆喇叭大赛”堪称冷战式心理战的现代复刻,而李在明夹在中间,既想扮演“和平使者”又不敢得罪美国爸爸,活脱脱一个“双面胶”总统。
他前脚宣布“要与朝鲜建立互信”,后脚就和美军搞起了战区级军事调动,数万名参演部队直接把半岛变成了火药桶。 尹锡悦阴影下的“新瓶装旧酒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李在明这招“软硬兼施”,和前任尹锡悦的套路如出一辙。尹锡悦执政时,一边喊着“强化美韩同盟”,一边把美国战略核潜艇开到半岛家门口,结果朝鲜一年内发射了100多枚弹道导弹回应。
李在明虽然来自进步派阵营,却在关键问题上换汤不换药。他不仅延续了尹锡悦时期的美韩军演频率,还打破了文在寅时代《九一九军事协议》中营级以下规模的限制,直接搞起了数万人的战区级演习。
这种政策延续性,在装备层面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此次“乙支自由护盾”演习,美韩出动了F-35A隐形战机、B-1B战略轰炸机、K-2主战坦克等尖端装备,甚至首次整合了陆海空天电五维作战体系。
演习首次由韩军主导指挥,还特别设置了“模拟打击朝鲜核心设施”的科目,这分明是在向朝鲜传递一个信号:别看我嘴上说得好听,拳头该硬的时候绝不手软。 美韩军演背后的三重博弈 这场军演的背后,藏着三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。第一重是美韩同盟的信任危机——美国为了在亚太遏制中国,需要韩国这个“桥头堡”,但又担心韩国过度自主会影响战略布局。
所以这次演习特意安排B-1B战略轰炸机参演,表面上是“秀肌肉”,实则是在敲打李在明:别想着脱离美国爸爸的掌控。第二重是朝韩之间的心理战,朝鲜国防相努光铁已经放出狠话,称将以彻底而果断的态度应对挑衅,而劳动党中央副部长金与正更是直接呛声:朝鲜对韩国总统是谁毫无兴趣。
第三重则是李在明的政治豪赌,他一边要安抚国内进步派选民的“和平期待”,一边又要讨好保守派和美军势力,这种走钢丝般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。
韩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仅0.3%,股市因为李在明的加税政策暴跌3.9%恒利配资,12万民众联名请愿要求叫停资本利得税改革。在这种情况下,李在明急需一场“外交胜利”转移国内矛盾。
他没想到,朝鲜根本不吃这一套——你这边刚拆完喇叭,我那边就试射一枚新型导弹;你说要搞经济合作,我直接关闭所有对话渠道。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,让李在明的和平人设彻底崩塌。 半岛局势何去何从? 现在的朝鲜半岛,就像一个被反复拧紧的压力锅。李在明的“双面外交”不仅没让局势降温,反而让各方矛盾更加激化。朝鲜已经明确表示,不会和韩国进行任何形式的会谈,甚至放话“就算韩国总统换成外星人也没用”。
而美国这边,虽然嘴上支持李在明,但实际行动却很诚实——B-1B轰炸机来了,核潜艇也来了,但承诺的经济援助却迟迟不到位。最惨的还是韩国老百姓。他们既要承受军演带来的安全威胁,又要忍受加税政策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。
李在明前脚刚宣布“要改善朝韩关系”,后脚就因为“黄色信封法案”和“菲佣计划”被国内舆论骂得狗血淋头。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操作,让韩国民众不禁想问:我们选出来的总统,到底是在为国家谋和平,还是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玩火? 结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当年文在寅试图通过“阳光政策”缓和朝韩关系,却因为无法摆脱美韩同盟的束缚,最终功亏一篑。如今李在明重蹈覆辙,用“表面缓和+实质对抗”的套路在钢丝上跳舞,最终只会让半岛局势滑向更危险的深渊。
鸿岳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